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品牌动态
品牌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5017153117

投诉电话:13316688109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08510

邮箱:646534911@qq.com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重河鸿业街10号101室

微信:

立即沟通
5大医药热词刷屏!2021全国两会热议

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召开中,医药行业作为民生健康支柱产业,话题热度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今年医药人如何勠力践行健康中国的使命,哪些医药热词最受关注与热议?又透露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一起看看。


医药创新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荐,我国医药企业逐渐转型为以研发投入为主的创新型精细化企业,医药创新话题近年一直居高不下,两会上,医药创新当仁不让,“医药创新”成为关注的焦点,军事科学院院士陈薇建议,建设我国生物安全科学和产业创新中心,保证“做出好药,能挣钱”的机制存在,激励企业创新;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健全“专利链接”制度体系;人福医药董事长李杰认为,应给研发“创新药”特定税收优惠;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建议创新监管措施杜绝网售处方药“滥用”风险;进一步加快药品审评审批。


近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加速创新药审评审批,据药智数据统计,2020年CDE共受理1类创新药受理号1240个(其中报临床1149个,报生产48个),获批准的1096个,创历史新高。此外,  2020年12月28日,2020年版医保目录正式公开,有119种新药入围,包括谈判调入的96种药品和直接调入的23种非药品,助力推进创新药可及性,创新发展加速度。


image.png


生物医药


中国新药研发已驶入快车道,近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医药产业“新风口”。多位企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建议,尽快出台专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层级政策,鼓励生物制药链条上的国产替代;荣昌制药董事长王威东建议取消获批上市生物创新药参与医保谈判的时间限制,实现药品获批与医保准入紧密衔接;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表示应积极扶持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


事实上,已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3172亿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未来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增,市场规模有望于2023年达到6400亿元以上。


image.png


自2019年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获批上市后,(中国生物类似药)国产生物类似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生物药行业也迈入高速发展时期。据药智数据,2020年CDE生物制品新药受理号达404个,其中报生产的新药受理号59个;2020年全年有51款生物制品批准生产或进口,同比2019年增长54.54%,国内创新生物制品加速上市,正逐步走向成果收获期。


值得提及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对于新冠疫苗研发速度更是彰显国内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与先进性。此外,2020年新版医保目录调整,作为时下更具热门的品种PD-1/PD-L1,国产4款PD-1抑制剂全部进入医保行列;今年年初药监局发布《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和指导生物类似药开发和评价,无疑不是证明生物医药在国内发展越来越成熟,生物制品医药产业的“新风口”。


新冠疫苗


新冠疫情持续,新冠疫苗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从不同渠道发出声音。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加强新冠病毒毒株变异监测追踪,建立病毒毒株库;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委员建议,建设特需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建议监测已接种新冠疫苗人群的抗体水平;建议围绕疫苗研发生产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实现疫苗产业全链条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同时建议发改委和工信部加强技术支持疫苗平台及研发中心建设,发展针对疫苗的研发、生产、评价等全链条全覆盖的技术平台......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附条件上市了四款新冠疫苗,其中三款灭活疫苗,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分别是国药中生北京研究说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科兴生物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及国药中生武汉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Vero细胞);公开消息显示,目前我国有5条技术线16个疫苗正在临床研究中,其中已有6个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image.png


目前全球多个都在努力研究和加大生产新冠疫苗。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截至2月底,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到了5200多万剂次,中国向69个和两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并向28个出口疫苗,未来将有约100个会用上中国产的新冠疫苗。


中医药发展


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坚持中西医并重,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在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传承发展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委员建议,开展国内中医药古籍资源普查;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建议建立药材追溯体系;扬子江董事长徐镜人建议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发展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建立中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此外,多个委员建议加快中成药进入药品集中采购步伐,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集采模式......


中医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传承发展是一件大事。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彰显了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十四五纲要提出打造20个左右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2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个左右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00个左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形成一批中医优势专科;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28条政策措施全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巨大的市场蓝海,新华社更是时评,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互联网+中医药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而两会期间“互联网+中医药”热词刷屏,多位代表委员就“互联网+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借助互联网建设“中医药+”传染性疾病或重大疫病中医管理平台、建立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实现线上预约、等候就诊、在线缴费、自动煎药、智能配送,实现标准化和电子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为何“互联网+中医药”会受到热捧?事实上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后,“互联网+中医药”的热度就已经在渐渐上涨。“互联网+中医药”简化了就诊流程,可以实现不出门皆可完成接诊,智能导诊和分诊,可以将患者主诉症状与医生擅长领域做匹配,与优质医疗资源的连接更方便,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与一二线专家进行交流,同时从繁琐的抓药到煎服都能实现一键智能替代服务;在科技创新,智能化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互联网+中医药”促进了中医药资源的下沉,焕发中医药的新活力,注入新动力,释放巨大发展空间,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提高中医药科技水平,从而促进中医药振兴。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东莞市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2021147229号-1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重河鸿业街10号101室